然此证之有热无寒则然矣,其有湿与否,则须细辨。脾肺气逆,痰滞于内,顺气消痰自愈。
一阳陷于二阴之中为坎,坎以气潜行万物之中,为受命之根本,故润万物莫如水。五志过极则生火,亦汗出。
又饮食、痰湿、死血、虫作痛,皆为实。若服汤已,渴者,属消渴。
气郁,胸胁痛,脉沉而涩,宜香附、苍术、抚芎。然里邪既去,但得饮食少进,十数日后,中气利下。
上消大概心火盛,黄连一味煎汤,候冷,遇渴烦饮,久而自愈。按黑晦即不亮也,然未必枯,若并不润,则是瘀败之而不带白,且无肿状,似不必以暴渐分。
盖内陷之邪,须提出之,以挽其下趋之势,又须缓缓透出,方为合法。热不得泄,伤及所过营血则衄矣。